2019年自主招生已经提上日程,不少考生与家长在专业选择上面临困惑,英才君整理了专业选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供考生参考。
一
目标专业的院校情况考生在专业选择时,需要考虑开设目标专业的院校情况。如该专业在考生所报院校是否为国家建设的重点学科,有无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是否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或者是否有相应的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考生选择专业的参考因素。
二
目标专业的课程情况考生需仔细了解各院校该专业目录、课程设置等信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心仪院校。以工程力学专业为例,国内各高校对工程力学专业的定位有所区别,会根据各自学校的优势而定位。
如:
以长安大学为代表的交通土建领域;
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为代表的建筑领域;
以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为代表的机械领域;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为代表的航空航天领域;
以海河大学等为代表的水利领域。
这些大学对工程力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侧重点有所不同。
三
目标专业的学科研究情况
一个好专业,一般都具备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相对完善的培养体系。所以,考生需要详细了解该校某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硬件设施等情况。
四
目标专业的限制条件
一些专业有自己独特的限制条件,如语种、身高、性别以及单科成绩等。家长切不可不顾考生的实际,而一厢情愿地选择,否则容易在录取和就业时吃亏。
有的高校部分专业在招生计划或招生简章中已经提示哪类人员不能报考,这就要求考生和家长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简章,了解招生院校报考要求,结合考生具体情况,慎重填报。
五目标专业的就业情况
各高校不同专业的就业情况会有所不同,英才君以北京大学为例,从《2017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整理了不同专业的就业情况。
就业率排名最高的前三位分别是管理学、经济学和工学,另外,对数学、法律、信息科学专业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哲学、艺术学、政治学的就业率则相对较低。
因此,考生和家长在报考专业前,需要参考由权威机构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并结合考生兴趣点综合考虑进行选择。此外,目标专业的就业环境、安全系数等也越来越成为毕业生关注的问题。
英才君提醒
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专业诉求,家长最好秉承兴趣第一、优势第二、利益第三的原则来选择适合考生的专业。